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顶点小说网 www.223wx.cc,独孤云儿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    到学校上班的第一天,我拿着聘书找校长签字。校长室空无一人。我毕恭毕敬地向办公室的老师询问,知不知道校长在哪儿?他们看我拿着合同书,知道我是新调入的同事,便笑着招呼我,然后向学校小花园一指“你要找的人在那儿。”

    “他就是贾校长?”

    办公室所有人都哄笑起来,异口同声地说:“他是真校长。”

    “姓甄?”

    我知道校长叫贾功智,绰号“假公子”我想,这个正在花园修枝的园丁是管卫生的副校长吧,找他应该可以。

    花园不大,花木品种繁多,开得正旺,姹紫嫣红。可是稍加注意,就能发现哪儿有些不对劲。原来是花的枝桠过于旁逸,地上芳草萋萋,学生丢弃的纸飞机肆意地在上面翻飞,整个花园凌乱不堪。

    此时“甄副校长”正一丝不苟地修枝,再把纸飞机丢进不远处的垃圾箱。走近这个小老头,我突然紧张起来,拿着聘书不知如何开口。我愣了一会儿,他还是自顾自地当他的园丁,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,任汗水模糊自己的眼睛也不愿抬头擦擦汗。

    我只能上前搭讪:“甄校长,我是——”

    “站一边去,没看我正忙着呢。”

    这个小老头子,怎么这样啊?我好歹也是一个有几年教龄的老师,以后还是同事,这么大的官威,什么时代的领导?他一句话就把我塞得头晕脑胀透不过气来。

    这时,此人直起腰看了我一眼,大嗓门地说:“我不是校长。我姓杨。你是新来的老师,怎么也和他们一样无聊,拿我这个小老头子开涮?叫我杨老师,你的聘书我倒可以代表学校给你签字盖章。走,到办公室去。”

    我哭笑不得,不知该怨谁。

    接下来,同事们凑过来问我“这个老头子怎么样?”

    我把刚才的遭遇说给他们听,他们又满足地笑了,然后郑重地告诉我:“这个老头子是学校的元老,党支部书记,兼行政办秘书。脾气怪异,我们都领教过了。他就是这么一个让人恨的人,没谁喜欢他。”

    杨老师总是第一个到校签到,第一个参加升旗,第一个到会议室开会的人。没有谁授权,他自然而然地成为学校负责签到、升旗以及开会点名的人,几十年如一日。我知道,在大一点儿的学校,这三项工作都是最难做的事。要能以身作则,不怕得罪人才行。

    我第一次参加升旗,正好站在杨老师的左侧,他拍拍我的肩膀说:“小伙子,不错,升旗不迟到,你不像他们。”

    这次升旗,有部分老师和学生在国歌响起时,依然窃窃私语,杨老师在升旗礼毕后,很愤怒地走到主席台上,环视一周,铿锵有力地训斥:“只要你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,就应该尊重国旗!”

    有一次,国旗升到一半被卡住了。老师们都回到了办公室,杨老师一人爬上了十米高的旗杆,修好了滑轮,再把国旗升了上去。我正好看见了这一幕,心里不是滋味,越发不理解这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子。

    也正因为国旗,我被杨老师视为朋友——这是很了不得的事情。

    学校门厅的墙上需要画一副图案,但不知画什么好,杨老师便在会上征询大家的意见。我头脑一热,便提议画一副国旗,庄严,醒目,并且和两侧墙画很协调。同事都笑开了,我沉默下来,心里不是滋味,但也不想辩解——其实我是学过几年美术的。不料,杨老师找到我说,就画国旗。我也高兴,便和他一起,用了三个下午完成了这副构图着色都极为标准的图案。望着鲜艳的国旗,我深深被感动:真是太漂亮了!杨老师没有夸奖我,却很认真地对我说:“你和他们不一样。如果你觉得我不讨厌,以后咱们多探讨一下书画。既然是朋友,叫我老杨好了,亲切。”

    我还不能适应和他做朋友,显得被动,甚至怯懦,可能是因为他第一次给我的“下马威”让我不能释怀,也可能是同事曾告诫于我“没人喜欢他”我便不能和他成为朋友。不过,老杨在人前从不讳言,说我是他的朋友。

    我不知该不该怨他,我在学校的朋友越来越少了,同事把我当间谍一样防着。

    一次例会上,老杨点名时,很多人嗡嗡不停,我也一时忘形和别人说着话。老杨点我的名时,第三遍我才回答,他突然大声喝道:“你耳朵呢?”

    我一下羞红了脸,无地自容。整个会场静得只有呼吸的声音。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,没有一个人说闲话。这是老杨的功劳,还是我的功劳?

    以后的一段时间,我有意无意地疏远了杨老师。这时,我的朋友多了起来,便有幸了解到许多关于杨老师的怪癖。

    杨老师是北京人,难怪普通话说得那么标准。可就是这一点,他得罪了很多人。每一个本地老师都知道杨老师有一大怪:谁和他用普通话交流,他跟谁急。顺他眼的,他便写信告诉你:他已经到咱们这奉献了三十年了,不用方言和他交流就是不接纳他,瞧不起他这个外地人。收到这种信的老师都先是惊讶,然后愤怒——咱用普通话才是尊重你是北京佬,而你不让咱们用普通话分明是你老杨自以为是,瞧不起我们本地人,以为咱不会说普通话。既然各执一词,便互不谅解,隔膜愈发地厚起来。受伤的自然是老杨。

    同事问我收到这样的信没有,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。其实我没有,但我不能这样说,那会让我很难做,我已经身处夹缝中了,不得不考虑好了再回答。

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