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顶点小说网 www.223wx.cc,北洋权魔段祺瑞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    最忙的要算景廷宾夫妇了。他们已经几天几夜没合眼了。他们家成了起义总部,来找廷宾议事、汇报、请示、联络者熙来攘往,络绎不绝。妻子尚梅并不比丈夫轻松,通讯、接待、通报、烧水、做饭、后勤都得管。常常是这拨客人刚推开饭碗,那拨客人又端起饭碗;张三刚从炕上爬起来,李四又躺上去……这天上午,军师文清领着一位身材不高,皮肤黝黑,精神矍铄,50来岁的汉子走进来。文清一见廷宾笑眯眯地说:“大哥,你看谁来了?”虽然二人只见过一面,廷宾一眼就认出来:“哎呀,祝盛兄,欢迎欢迎!”赵三多诙谐地说:“蒸不熟煮不烂的——赵三多!”他的一双眼睛特明亮灵活。廷宾抓住三多的双臂激动地说:“祝盛兄你可来了,想啊,想啊!”三多同样激动:“贤弟大名如雷贯耳,愚兄早该拜访了。”

    廷宾分别介绍在场的部将,对尚梅说:“你去关照一下,任何人不经准许不得入内,我要跟祝盛哥共商大计。”说罢,将三多、文清引入内室。

    提起赵三多、鲁西、冀南一带没有不知道的。在义和团运动中,他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。他家住威县沙柳寨村,大号叫赵络珠,字祝盛,三多是他的小名。但知道他名号者不多,久而久之三多成了大名。

    他从小家境贫寒,14岁时,其父卖掉二亩薄地,把他送到临清县城一家银楼学艺。掌柜的对他抬手打张口骂,干重活吃不饱。三多从小有骨气有志气,他与师傅走街串巷,广泛接触贫苦阶层,深谙他们的苦难,对腐朽的清廷和贪官污吏深恶痛绝。

    一次,他送货偶过碧霞宫。这里古木参天,宫殿巍峨,朝圣者终年不断。这里有一位叫冯克善的武林高僧正在教授梅花拳。三多着了迷,忘记自己的事。虽然挨了掌柜拳脚,但未能使他“安份”起来。从此,他每晚必到。久而久之,冯师傅喜欢上这个执拗的孩子,遂收他为徒,三年后练得一身绝技。

    每年正月十五,冯克善都要举办一次大比武,冠县、丘县、临清等县武林高手纷纷登台献艺。每到这天,城内外人山人海,争相观看比赛。刚满18岁的三多竟力挫群雄,一举夺魁,顿时,赵三多成了传奇人物,梅花拳第五代传人。

    赵三多是位行侠仗义,疾恶如仇的人。他毅然联合“十八冠”,组成义和拳,成了孙允荣之下的号人物。在袁世凯围剿义和团中,十八冠相继牺牲、逃匿或叛降,他因武艺高强屡次逃脱。他惨淡经营,几经沉浮,经于发展到、4千人的队伍……坐定后,刘文清作了开场白:“小弟奉大哥之命拜会三位将军。郑治安将军与部将意见相左,还需进一步协商方定行止;郝振东将军几次没找到。只有赵兄侃快,我把大哥的意思一说就主动来了。今天二公开诚布公地谈谈吧。”廷宾诚心实意地说:“祝盛兄能屈尊就驾令人感动。我是直人,喜欢直来直去,老兄有话请讲。”三多侃侃而谈:“痛快!我三多起事5年,酸甜苦辣,悲欢离合都经过,得出一个结论:要成大事,必搞联合。所以,我没有任何先决条件,一切听命景公!”廷宾笑道:“难怪我们一见如故,脾气一模一样。不过,你比我年长,经验多,我一切听你的。”三多说:“不不,我听你的。”文清说:“二公别争了,谁听谁的不重要,要紧的是先议议大事吧。”两人都说对,三多请廷宾先说。

    廷宾喝口茶润润嗓子说:“起义军不妨叫‘龙团大军’,设龙团大元帅1人,总军师1人,下设金木水火土多路大军,分以红黄蓝白黑为旗帜,以八卦、金鸡、五爪虎为帜志。各路军首领称大将军,下设千长、百长、十长。今后不再偷偷摸摸,打出官逼民反,扫清灭洋的大旗,呼清兵为贼,清官为狗,让老百姓一看便知,这支队伍是专跟官家和洋人为敌,专为百姓撑腰的……”

    三多一拍大腿说:“好,轰轰烈烈地干吧!景公当大元帅,文清当总军师,我誓死保着你们!”廷宾推辞道:“不不,这些都是本人坐在屋里想出来的,我独占其利不利联合大计,等大家凑齐后选举,选上谁谁干。”三多说:“也好,景公虑事甚周,而且心胸坦荡,三多佩服之至。我尽快回去通报大家,早日率部来归。”文清高兴地说:“二公携手可谓珠联璧合,我对前途充满信心。我尽快联络郑、郝二部,早日玉成联合大计。不过血案发生月余,不见官府动作,这恐怕不是好兆头,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哪!”三多说:“文清说得对,我正要说这事。据暗探报告,魏祖德革职后贼心不死,第二天就跑到保定府申冤告状。‘老妖婆’批示袁世凯‘克日剿办,捉拿首要’。袁世凯已命他的心腹大将段祺瑞率兵来剿。来者不善,景公务要做好准备呀!”

    光绪二十八(190)年农历月下旬,也就是段祺瑞领命后第天,率领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开到直隶南部,把大本营安在顺德府,部队分驻巨鹿、南宫、任县、新河等县。倪嗣冲率武卫右军先锋队,也从济南出发赶赴鲁直交界处,分驻冠县、曲周一带,形成对起义军南北夹击之势。

    恐怖气氛像瘟疫传到村村寨寨,家家户户。人们感到一场喋血大战就要发生了。段祺瑞一到,洋鬼子、二毛子、清狗子一个个乍起毛来。他们在所辖县区村派粮派款,作威作福,恢复了往日的残酷统治。他们以支援大军,打击匪逆为名乘机大捞一把。那些受过义军气,挨过义军整,或从义军羁绊下逃脱者,纷纷跑到清军营地哭诉义军“罪行”,报告义军行踪,要求清军尽快剿灭匪逆,为他们报仇雪恨……段祺瑞一到,立刻召开军地联席会议。参加者有徐树铮、倪嗣冲、鲍贵卿、张腾蛟等,以及知名神甫、顺德府尹、各县县令几十人。魏祖德列席了会议。会上,知情人分别汇报了“匪情”,分析了局势。

    “匪势”非常严重。主要包括三部分:一是联庄会,广宗县有万多联庄会员,巨鹿县有4万多,威县有万多,顺德、内丘、新河、平乡等县也有零星组织,大有当年义和拳的发展趋势。二是义和团余孽,山东柳林1万多人,威县赵三多、4千人,巨鹿郝振东、4千人,老慈和尚千8百人。三是饥民、游勇、马贼,光有组织者就有5、6千人。此外,诸如追随者,同情者更不计其数……听完介绍,段祺瑞倒吸一口冷气,心想,乖乖,厉害呀,我这点军队不过是杯水车薪,弄不好要栽跟头的。他一挥手:“行了,军事上的事不劳诸位操心,诸位只有一件事:做好后勤供应,我要啥你们给啥,否则,别怪我不客气。地方官员退席吧。”老朽们跌跌撞撞,磕磕碰碰离开会场。

    段祺瑞对部下说:“徐树铮,你起草一份布告:勒令联庄、义和团、起义军等各种组织,于日内一律申明解散,到各乡登记站登记,逾期不办者严惩不贷!再有,从即日起原有营制打乱,组成马、步、炮合编的新营伍,每营4队,每队50人,每队包一个县。各营任务要层层分解,分工负责,配合团练乡勇尽快深入村乡,进行稽查捕剿。或分或合悉听自便,看谁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,我给谁加官晋级;走了过场的,我追究长官责任。至于景廷宾,我自有主张……”

    之后,徐树铮对营伍划分,人员组合,县区领导等做了具体部署。

    起义军命运多舛,起事不久便面临分裂的危险。

    这天,廷宾召开会议,就要不要到登记站登记,是就地坚守还是暂匿他乡进行激烈讨论。双方争论喋喋不休。

    联庄会几位领袖中,有几位是廷宾的亲属。他们加入联庄的初衷,无非是想保住个人财产;现在大兵压境,面临生死抉择,他们又恐惧动摇。他们有的提出留有余地,别走上绝路,先去登记,再图发展;有人提出分散逃亡,不要硬拼,以后有机会再聚合起来;有的提出不要跟土匪、马贼、义和团搅在一起,以免“说不清楚”……刘文清说:“我表明我的立场:一,坚持‘扫清灭洋’宗旨,抗捐抗税,一抗到底;二,联合所有反清势力,组织大联合;三,面临大兵压境,要不惜人力物力财力,组织武装自卫。”他的话音刚落,牛路、陈敬、景维汉等大多数人热情响应;其他人有景世明、景廷勋、尚文等少数人反对。张学逊、吕老修弃权。

    牛路气哼哼地说:“实话告诉你们:俺就是官家通缉的义和团‘余孽’,杀过洋鬼子,宰过二毛子,也杀过清狗子。俺还告诉你们,俺曾是个不小的清官儿,就是因为看不惯朝廷腐败,俺才扯旗造反。俺看景大哥是条汉子,才把这一百多斤交给他,割脖子上吊俺绝不后悔!”人们啪啪鼓起掌来。

    廷宾说:“说得不少了,观点明朗了。这样吧:想干的留下,不想干的可以离开,愿登记的咱也不管。只是有一条:别做伤害义军的事,一旦发现绝不轻饶!”

    话音未落,忽然有人跑来报告:“不好了,赵锷带着几百清狗子进村了!”

    大家知道,他是接替魏祖德的新知县,外号“赵铲子”,是个心狠手辣的家伙。有人惊慌失措,有人坐立不安,几个反对派乘机溜走了。廷宾沉着地说:“赵锷来者不善,我估计是来先拉后打。你们赶快召集队伍待命行动,我去会他。”

    大家纷纷说,赵锷抓的就是你,你可不能去。这时,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