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顶点小说网 www.223wx.cc,北洋权魔段祺瑞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    今天,袁大人心急火燎地召见他所为何事?他心里七上八下。从北京气氛来看,显然发生了石破天惊的大事,会是什么呢?他来到袁氏府弟门前,见门可罗雀,一片冷清,全无往日车水马龙的喧嚣。他满腹狐疑进了大门,迎接他的是管家申明善。他满脸惊疑地向门外看了看,一把将段祺瑞拉进大门,栓上门闩。

    大公子袁克定瘸着一条腿一摇一拐来到客厅。平常,段祺瑞最讨厌盛气凌人的袁克定;袁克定更看不上桀骜不驯的段祺瑞,两个人很少正眼相视。今天,被共同利益制约着,彼此无暇计较对方了。二人没作寒暄,袁克定就哭声沙拉地说:“段将军大事不好,皇上和太后同时驾崩了!”段祺瑞惊问:“怎么,都死了?”袁克定说:“是的,皇上是号死的,不到一天西太后也死了。”段问:“慰帅在哪里?”袁克定风声鹤唳地说:“前天夜里召进官,两天多杳无音讯哪!”段问:“可知嗣后情况?”小袁说:“太后临终懿旨:立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为嗣,载洋为摄政王,监理国政……”

    “啊……”段祺瑞情不自禁倒吸一口冷气。这太危险了!因为戌戊变法,袁世凯向慈禧告密,光绪皇帝变法失败,被慈禧囚禁于瀛台,许多变法志士喋血京师,光绪吃霉饭,遭凌辱,欲生不能,欲死不甘,面对一片空灵一遍遍写“袁世凯该杀”。载沣是光绪胞弟,同少数亲贵一样对袁世凯恨之入骨。他掌权后还能有袁世凯的好果子吃吗?袁世凯这棵大树一倒,他段祺瑞也就岌岌可危了。段祺瑞吓出一身冷汗。

    段祺瑞问:“临走前大人留下什么话吗?”袁克定说:“没来得及呀。”段问:“估计他现在何处,我能找到他吗?”小袁说:“不在宫里就躲在租界地里。”段说:“我去找找看。”小袁说:“段将军,全靠你了!”段祺瑞想,你小子总算说了一句人话。

    但是,段祺瑞托朋友,找部下,并没有打听到袁世凯任何下落,好像人间蒸发一样。他只好怏怏回到保定杜门谢客。他的苦恼,失意达到极点,自己倒锁房门一天天不置一词。他的脾气特别坏,脸阴沉得像块铁板。他对从十几岁就吃喝嫖赌,游手好闲的儿子段宏业更看不上眼,只要一见就斥儿就骂,对家人也处处看不惯,一家人像鼠避猫似地躲着他。他偶然到武备学堂转转,部下,学生知道他脾气坏,不敢惹他……这天,他的结拜兄弟冯国璋、王士珍来到他家。他说:“二位哥哥呀,这些天我憋死了,要发疯了!”冯国璋说:“三弟,我们何尝不是如此。”段问:“有慰帅消息吗?”冯说:“有,我们正是来跟你谈这事的。今天,哈汉章带来不幸消息,说袁大人如履落冰,终日提心吊胆,担心引来灭门之祸。说光绪临时前写了杀死袁大人的‘衣带诏’,说隆裕太后也要为丈夫报仇!还说隆裕太后召见了庆亲王,放言要杀袁世凯,庆王奕劻吓坏了,说此事关系重大,应召汉族大臣商议。于是,隆裕把新任军机大臣张之洞召来询问。张之洞虽长期与袁大人政见相左,但毕竟不愿见自己同胞喋血,他回道‘国有大故,不宜诛戮重臣’隆裕和载沣怕引火烧身未敢造次。袁大人已在英国公使朱尔典帮助下逃进英租界……”

    段祺瑞感情激动地说:“二哥,咱们都受恩于慰帅,没有他的提掖和信任没有今天,我想……”冯国璋也动了真感情,说:“三弟,你说吧,我听你的!”

    因为两个人受共同利益的驱使,两个面和神离的人暂时统一起来。段祺瑞踱到窗前,从玻璃窗上向外窥视一番,回来小声说:“我们得搞出点声势来,以助慰帅一臂之力……”冯国璋转轴多,胆子小,惊问:“你所说制造兵变?这可是灭门之罪呀!”段祺瑞说:“现在还用不着。只在北洋各陆军学堂和部分军队中,举行一次会操就够了。”冯国璋依然担心:“朝廷怪罪下来怎么办?”段说:“这要看咱怎么把握了。不妨搞得雷声大雨点小,舆论热动作冷,既达到敲山震虎的目的,又让他抓不住所柄……”冯说:“行,倘若朝廷追问,就说‘国丧期间,以防不测’。”段说:“让大家开会研究秋操事,从即日起官兵停止休假,不许离营,大街上增哨加岗,增派巡逻队;各交通道口对行人进行盘查……总之,要造出紧张声势。”冯国璋笑道:“哈哈,妙,绝妙,但要口头通知,不留口实!”

    之后,他们分头行动,说干就干,把气势造得有声有色。

    正巧,这时兵营里发生一次事故:第六镇第十一协有几个士兵由于聚赌引起争执,各不相让,后来竟动武来。结果,卷入的士兵越来越多,直至发生流血冲突。协统李纯是袁世凯一手提拔起来的小站嫡系,也是段祺瑞的部下,冯国璋的亲信。事情发生后,李纯立即给段祺瑞打电话,报告事情经过,请示怎样处理。

    这件事本属平常,只要长官一出面,关几个,处分几个就会平息。段祺瑞忽然眼睛一亮,心想,真是天助我也!何不在这上面做足文章,给载沣小儿施压。

    他严肃地说:“李纯,在国丧期间,特殊时期,你那里发生兵变,你要立即派兵弹压,绝不姑息……”李纯急忙分辨:“老总啊,不是兵变,是几个弟兄的小磨擦,事已经平息了,没那么严重。”老段话里有话地说:“笨蛋!你一定要按兵变对待,立刻派兵镇压,造出声势来,懂吗?”

    李纯恍然大悟:“是,李纯明白,是兵变,我马上派兵镇压!”于是,他派了一名心腹营长,如此这般一阵耳语,营长心领神会。带领一队精兵,穿街走巷,枪声大作,乘机抢了几家店铺,砸烂几处门窗,放火烧了几处棚厦,打死打伤十几名无辜士兵,一直折腾到大天亮……李纯刚刚打响,段祺瑞就紧急接通陆军部长途电话,危言耸听,煞有介事地报告了保定发生“大规模兵变”的经过,并说他正派兵镇压,并让部长官听了窗外枪声。陆军部半信半疑,又接通冯国璋的电话询问实情。冯国璋早与段祺瑞勾通,如此这般渲染一番。次日的《万国公报》、《字西林报》、《顺天时报》、《燕都报》等报纸刊登出保定兵变的消息,并配以大副照片。这些报纸大多有帝国主义背景,多是帮着袁世凯说话的。这样一来软弱无能,风雨飘摇的清政府吓坏了,再不敢动铲除袁世凯的念头……二十东山再起1909年1月5日,袁世凯包租的列车,载着妻妾儿女,奴婢家丁,箱笼细软路过保定车站。预先得到消息的段祺瑞夫妇和冯国璋一起走进袁世凯的车厢。张佩蘅一见袁世凯就哭了:“父亲,您受苦了……”袁世凯说:“好女儿别惦记,危险过去了。”佩蘅说:“您可要保重身体呀。”袁说:“哎哎,我会注意的,你娘在后面,去看看她吧,她很牵挂你。”佩蘅跪下给袁世凯磕了一个头:“父亲,我去了。”

    佩蘅走后,袁世凯百感交集,紧紧抓着段、冯的手落下泪来,悲怆地说:“二位老弟,我可见到你们了,想你们哪!”两个亲信见他满脸憔悴,萎靡不振,禁不住鼻子一酸唏嘘起来。袁世凯拉他们一左一右地坐下,诚恳地说:“芝泉,华甫,多亏你们了,谢谢你们!”段祺瑞信誓旦旦地说:“恩师何出此言,瑞虽不才,但不敢忘恩负义,今后大人有用小的处尽管吩咐,纵然赴汤蹈火,在所不辞!”冯国璋也情挚意切地表白。说:“国璋今生今世惟大人马首是瞻,绝无二心!”袁世凯叹道:“唉,总算没看错你们,这次我能脱险,全凭你们鼎力相助啊。”他介绍了自己脱险的经过。

    ……保定会操和兵变的消息传到载沣和隆裕耳朵里,当时他们吓的手足无措。这叔嫂二人既无胆魄,又无才干,他们明知段祺瑞耍的阴谋,但不敢正视,反以忠臣表彰段祺瑞。但对杀袁世凯仍不死心,他们曾向跟朝廷较亲近的统制探口风,第四镇统制吴风岭,第六镇统制赵国贤等回答:欲除慰帅请先解除我们职务,以免士兵有变辜负天恩……这样隆裕和载沣只好相对嗟叹,无可奈何,终于死了翦杀袁世凯的心。1909年1月日,清政府以皇上名义下诏:

    军机大臣,外务部尚书袁世凯,夙承先朝屡加擢用,朕御极后复予懋赏。正以人其才可用,俾效驱施,不意袁世凯现患足疾,步履维艰,难胜职任。袁世凯着即回籍养疴,以示体恤之意。

    由于袁世凯善于迎合洋人,颇得洋人赏识。英驻华公使朱尔典是他0年的挚友。在这箭在弦上的危急时刻,朱尔典为袁世凯一再向清政府施压,又帮他从北京英租界逃到天津藏匿在他的亲戚、盐商何颐臣家。袁世凯收到“回籍养疴“的诏书后仍不放心,又得到朱尔典保证他生命无虞的许诺,他才敢回京向皇上“谢恩辞行”。袁世凯离京时景象十分凄凉。铁路局不敢为他发专列,平常趋炎附势之徒悄然无踪。只有严修等四人到车站送行,其心中酸楚可想而知……袁世凯最后说:“我走后,他们随时可能对你们发难,你们务要韬光养晦,以屈求伸,不可感情用事。”冯国璋说:“大人放心,我们知道怎么做。”段祺瑞则说:“不行就反,带兵打到北京去,把载沣、铁良小儿拉下马……”袁世凯说:“不不,不是说气话的时候,只有养精蓄锐,等待时机,方为上策”

    这时,袁世凯从衣袋里掏出一串钥匙,拉过段祺瑞的手放在他手心里:“这是府学胡同寓所的钥匙,是我花0万两银子买的,我知道你耿直,在北京没有房产,这所房子送给你吧。我怕是回不来了。”说着,袁淌出泪水。段祺瑞本想拒绝,但见袁世凯言词恳切不好拒绝,只好说:“好吧,我先给大人保存着,大人会回来的。”

    开车的汽笛响了,他们只好依依惜别。为保证袁世凯的安全,段祺瑞让自己的卫队随车护送,袁世凯非常感动。

    自从袁世凯下野后,满朝亲贵加紧剪除袁党,段祺瑞自然首当其冲。他的工作频繁调动。先调陆军部留学生主试大臣,后任第六镇统制,不久,江北提督王士珍告病还乡,朝廷又调他署理江北提督。江北提督府在江苏省清江浦,统辖当地的旧巡防营,负责地方治安及剿匪事宜。提督虽比统制地位高,但这是一项“置诸闲列”的虚差,没有什么实权。

    历史进程有时波谲云诡,捉摸不透。从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,到志士仁人一次次旨在推翻清王朝的起义,以及其它温良善意的改良运动,经历过半个多世纪风风雨雨流血牺牲,都没有成功;似乎在不经意间,由几十名工程兵,最大的官儿不过一名正目(班长),却把一件石破天惊,改朝换代的大事干起来了。在推举临时总指挥时,这位正目因官职卑微而不知所措,这才推举一位队官(连长)做首领。这就是震惊世界,震惊朝野,改变亿万人命运和社会结构的历史大事件:1911年10月10日发生在武昌城头的辛亥革命!革命成果迅速扩大,不到三天武汉三镇全部光复。武昌首义的熊熊烈火,很快席卷全国,仅一个多月,全国4个行政省已有14个和第一大都会上海易帜,相继宣布独立。未独立的省份,也在积极酝酿发动起义。革命烈火越烧越旺,清王朝近00年的基业面临倾覆的危险!

    历史有时也是轻浮而随意的。无数志士仁人艰苦奋斗,流血牺牲推翻了腐朽王朝,却无意间成全了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