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顶点小说网 www.223wx.cc,绝唱之重生杨家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    天平兴国五年

    980年(天平兴国五年)

    契丹乘宋之败,其皇帝耶律贤自统大军十五万犯雁门,杨业以所部数百骑败之于雁门峡谷,此后,契丹望见杨业旌旗即奔遁。以功迁云州观察使,仍判郑、代二州。时年四十九。杨延昭二十三,随父守代州。

    杨光扆守麟州,年二十六,生子杨琪。

    太平兴国十年(公元985),契丹协机攻宋,其皇帝耶律贤自统大军十五万犯雁门,杨业以所部数百骑败之于雁门峡谷,此后,契丹望杨之旌旗即奔遁。宋太宗闻讯,喜极击案,称“朕得杨氏,如虎增翼”。后杨业以功迁云州观察使,仍判郑,代二州。次子延定,三子延广随父分守代,云二州。

    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舳舻岁岁衔清汴,联翩漕舸入神州。

    东京汴梁以水为名。环抱了北宋半个心腹重地的汴河,是国家商业交通的最重要枢纽。

    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

    熙熙攘攘,正是如今汴梁河畔,虹桥码头最形像的描写。

    飞虹桥下商船云集,青石路上车水马龙。河里船只往来,首尾相接。岸上行人匆匆,摩肩擦踵。临河街巷里更是店铺林立,商贩遍布。

    临河街靠着飞虹长桥不远处,闹中取静,座落了一栋飞檐吊阁的四层酒楼。酒楼用红漆雕柱,玉狮坠口。楼前巨大的匾额上是镏金的三个大字“丰乐楼”。匾额落角处,印着一个明黄色的鲜明御印。明黄色,是只有官家才能使用的颜色。这座豪华的酒楼其实大有来历。

    据说丰乐楼,最初是建在御街里靠着皇城的御廊上,是一家百年老号,唐末时便已存在。后来世代相传,生意愈加红火。丰乐楼在丰家子孙的手中不断改修,越建越高。到了宋初太祖称帝时,此楼已经高五层,成了整座汴梁城里除了皇城军要外,最高的建筑了。不过问题,就出在了这个“高”上。本朝官家继位后,大兴土木,扩建皇宫。于是,本不在最前沿的丰乐楼,成了皇帝最近的“比邻”。可是因为丰乐楼实在建得太高,只要登西临睽,便可将皇宫秘所一览眼底。这种被窥视感,让皇帝大为不安。于是向众大臣征求意见。当时太子少保赵普进言说,太平兴业,需鼓励商家余利,所以应对此事,不能使硬。最好由宫家出钱促令丰乐楼转迁他处。皇上听了觉得很有道理,便下旨征买了丰乐楼,并御笔亲书了丰乐楼的牌匾赐与丰家,以资鼓励。于是丰乐楼便又重开在了东京城里,景致最好,也最为繁华的汴水河畔,成了京城中最具盛名的酒家之一。

    现在,丰乐楼口处的石狮处,站着一个年近六旬的茶婆婆,正敲响了盏灯掇头儿拍板,口中卖力的唱着:

    “甘豆汤豆儿水鹿梨浆

    卤梅水姜蜜水木瓜汁

    沉香水荔枝膏水苦水

    金橘团雪泡缩皮饮椰子酒

    梅花酒五苓大顺散

    香薷饮紫苏饮”

    茶婆婆年纪虽大,但声音却清甜异常,哟喝着唱调也吸引了许多人驻足观看。可一看之下,大家又都忍俊不禁。原来,老婆婆已经满脸皱纹,老态龙钟,却偏偏穿了件五彩花梢的衣服,还在花白的头发上插了三朵大大的艳红桃花。那老来思美的模样甚为可笑。

    丰乐楼二楼临窗的雅间里,一个淡素衣冠的文弱少年也注意到了这个滑稽的茶婆婆,连忙忍了笑,指给同桌的其他人看。另三个人都把头探出窗外,看到后喷笑不已。更有一个夸张的,看时正好啜了一口茶,没忍住一口全都喷了出来,呛笑连连。结果,这一口茶殃及了个满桌。众人自保的跳开,一个青衣俊美少年,摇着羽扇笑骂道,“你这个低飞小子,不过是见了一个出众的‘老女人’就激动成这样,白白的毁了我们好好一桌子饭菜。这一顿饭,你出钱来陪。”

    被叫做低飞的小子正被那口茶水呛得咳嗽连连,想反驳却说不出完整的话来,只红着脸拿手一指先前的文弱少年,勉强的吐出几个字。“要,要怪,就怪,杨,杨小八。他,他招来的!”

    文弱少年杨小八,嘻嘻作笑,“这是奇人共赏也。这样的‘美人’不指给你们看,你们岂不是要后悔一辈子。”

    另外一个书生卷气的少年也笑的酸了腰,“看了,才后悔一辈子。”

    杨小八又探头看了看外面那个自已恽然不觉可笑的茶婆婆,边唱卖段,边搔首弄姿的做了吸引人的动作,更是觉得搞笑不已。笑得收不住声的说,“秀才,都说北夷辽蒙的女人们民风开化,行为爽放。今个儿看来,咱们大宋的女子也丝毫不逊啊。”

    秀才书生也笑着拍手念了一句歌遥,“‘白头老媪簪红花,黑头女郎三髻丫。插花野妇抱儿至,曳杖老翁扶背行。’谁说我们逊色,咱们宋人才是最好美的民族,连村野民妇都知道插花扮俊呢。不过说到这里,我到想起前年长公主生辰宴里的那场‘遍插茱萸’来。咳咳,小尉,这事儿还是你来说。”

    青衣少年小尉,刚刚缓过笑劲,听得秀才又重提起那件趣事,不禁又泛起了笑意。话未讲,人先笑,“要说这件事,还真跟这个插花扮美有点关系。都是我那个爱美的公主老娘搞出来的乐事。那年我娘过逢五大寿,偏巧正赶上官家三年一次的选秀,这汴梁城里谁都知道皇上最宠听长公主我娘的话呀。于是,一时间那些找不到门路的大家小姐们无不都到我们家里来献殷勤。就连门房里的小厮都被打点得混身流油。为了给我娘留下好印像,那些官家小姐们就挖空心思的买消息,想探知我娘的喜爱。可我娘喜欢什么呢?有收了钱的嬷嬷就到我娘面前探话。可巧了,那一段刚好我二弟染了病在身,总不见好,有得了道的高人给批说,二弟是冲了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